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板块,而大部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因隔代教育和家庭困境的现状,忽视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亲子关系。又鉴于沟通具有双向性的特点,社工认为,只对亲子关系中一方做沟通能力提升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只有在亲子双方共同参与下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021年1月9日,社工邀请8组留守儿童或困境儿童家庭在城北党群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欢欢喜喜过大年”亲子沟通小组,在小组过程中,社工采用游戏互动、观看视频、互助分享、类平行小组等方式,从行为、情绪两个方面来提升组员亲子沟通能力。

小组第一节:社工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其次介绍了小组的内容与目标,让组员对社工和小组设计达成初步了解;最后再通过游戏“找相同”让组员依次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并从小组纪律、出勤、礼仪等方面共同协商,订立小组契约。

小组第二节:社工给孩子和家长分别准备了便利贴,让孩子和家长分别写写近期与对方不开心的一件事,回收后,社工以不记名的方式分享并邀请家长来为孩子解决烦恼,孩子来解决家长的烦恼,让组员们都能直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情绪。

小组第三节:本节采用类平行小组的方式,让孩子与家长分开活动,家长在旁分享育儿经验,孩子在一边观看视频《第一次当妈妈》《感恩父母》,社工引导孩子进行分享,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布置家庭作业–为家长做一件事。

小组第四节:孩子与家长分开活动,孩子在一旁玩游戏,家长在一边观看视频《爸爸,我不喜欢钢琴》《您真的理解您的孩子吗?》,社工引导家长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正确的沟通方法,并布置家庭作业–称赞孩子的作业。

小组第五节:通过亲子共同协作一起完成春节剪纸、手工灯笼,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

小组第六节:社工通过小组过程照片展示,每节小组内容回顾,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正确沟通反馈评估表,了解小组成效。

小组初期,社工发现本次参加小组的亲子家庭中的家长大多发言多于孩子,谈话的性质也多以教育性为主,无称赞、无沟通、以爱之名让自己想法凌驾于孩子的想法之上,而孩子多是“你不懂我,我就不说”的态度表示沉默的抗议。

而在小组中期,通过游戏互动、观看视频,社工引导,组员互助分享等,亲子家庭学习了换位思考、正确沟通方法让他们的态度开始改变,尝试理解对方,认可对方的付出,称赞对方的行为。

到了小组后期,家庭作业的完成,手工课的相互协作,反馈评估表选择的正确沟通方式,则明确了小组的成效,增强了组员们亲子间的相互理解,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学会了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