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吸毒母亲严厉16 岁少女强迫同学卖淫伙同他人,将自己的女同学诱骗到某住宅,并强行要求女同学和他人发生性交易……一个1992 年出生的女生,竟在她16 岁那年犯下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的罪错。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少女走上犯罪之路?司法社工的介入,渐渐打开了少女紧闭的心扉:父亲吸毒,母亲严厉,自己交了很多狐朋狗友……司法社工用各种专业手段,最终将这名少女带出了“山穷水尽”的窘境,使其前途逐步“柳暗花明”。

犯事与接案:辍学少女强迫同学卖淫

一个瘦小单薄的女孩低垂着头,怯生生的眼生里流露出无助的目光……这样的形象,很难让人将她与强迫他人卖淫的罪犯联系在一起。小敏是一个1992 年10 月出生的女孩,初中肄业。2008 年11 月,她伙同他人将自己昔日的女同学诱骗到一套住宅内,强行要求女同学与他人发生性交易,就此触犯法律。因案发时小敏未满18 周岁,她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3 年,缓刑3 年。当公安、司法部门人员完成了社区矫正的宣告程序后,小敏终于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帮教社工。
“当时她的眼神里充满疑惑和戒备,显然对我的角色很陌生。我简单向她说明了我的工作性质并告知她,有困难可以找我,我将严守保密制度,协助她走过这段人生挫折期。”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崇明县工作站司法社工郭燕告诉记者。听到这些,小敏的神情缓和了一点。通过交谈,郭燕了解了小敏的基本情况:她原本是个开朗积极的女孩,虽家境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小敏的父亲几年前染上了毒瘾并不能自拔,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这让小敏丧失了对生活的期望,开始频繁逃学甚至夜不归宿,最终浑浑噩噩地触犯了法律。预估与计划:多层面分析问题与需求针对小敏的情况,郭燕陷入了沉思。小敏属于初犯,犯罪实施过程具有偶发性,但犯罪根源和诱因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郭燕认为,小敏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有三方面。在家庭层面,小敏的父亲仍处于强戒状态,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经济状况相当艰难,母亲已彻底绝望,家庭随时有解体的可能。小敏从小与父亲交流较多。母亲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刻板,小敏对母亲有明显的畏惧、排斥心理。个人层面上,小敏心理上明显缺乏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存在着“我是吸毒人员的子女,我低人一等”等消极认知,有悔意但行动力差,对自我行为不加约束。在社会环境层面,小敏的社交极其复杂,辍学后更是与整日与“小混混”混迹在一起,出入于网吧、老虎机房甚至赌场,这样的交往强化了她寻求刺激、贪图享受的行为模式,社会环境支持系统明显缺乏。认知上的偏差是小敏形成极端行为的关键。郭燕给小敏开了四道“药方”:建立平等合作的工作关系;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全新的角度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矛盾;纠正行为偏差,学会正向的行为方式;脱离不良社交圈,与健康的朋辈群体交往,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介入与评估:从自我封闭到自信乐观在接触初期,小敏对郭燕表现出戒备和排斥,但随着交流的深入,小敏的态度渐渐好转。多次面谈后,郭燕开始尝试与小敏探讨对一些生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小敏向她诉说了对父亲思念、愤恨、牵挂的复杂心理,对母亲惧怕又渴望母爱滋润的矛盾心情,以及自己犯了罪错后对现实状况的迷茫和无助感。郭燕运用同理心去理解小敏心灵上所受到的冲击,共感小敏内心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被关心的强烈需求。小敏把荒废学业、自暴自弃以及铤而走险等行为,都归结于父亲的吸毒和母亲的冷漠。在了解了小敏的想法后,郭燕引领小敏明白,“父亲”和“我”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父亲已经受到惩戒,“我”不必为他的行为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虽然小敏进步喜人,但青少年特有的冲动和反复决定了改变并非在朝夕之间。一次,小敏突然被打工店的老板辞退,失去工作的她担心母亲责骂,干脆不辞而别,多天不知去向。郭燕及时发现了情况,积极寻找并终于联系到了小敏劝其回家。同时,郭燕也与小敏母亲面谈,使其认识到不良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难以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归属感。经过社工多次沟通,小敏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也表示愿意给女儿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在小敏找工作屡受挫折后,她对当初辍学心生懊悔,萌生了复学的想法,但原就读学校已明确告知无复读可能。得知此事后,郭燕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源,最终为小敏落实了免费复学机会,不仅学费全免,毕业还可获得中专学历证书和两张技能证书并推荐就业。小敏复学后相当珍惜,学习勤奋刻苦,第一学期就被推选为班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她已经摆脱了心理弱势感,终于从“山穷水尽”的穷途末路走向了“柳暗花明”,矫正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案与反思】今年9 月底,小敏即将中专毕业。她对于自己是继续读书还是早点自食其力很是纠结。郭燕根据她的个人愿望和实际情况,和她共同商讨了几个方案。最后,小敏选择了到中专毕业班的推荐单位就业,同时利用双休日时间报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成人大专班。郭燕欣慰地看到,小敏的心智正在成熟,她的人生轨迹被改写,在她面前的生活之路重新洒满了阳光。青春期是人格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情绪不稳定、易反复,思考问题好走极端,做事易冲动的鲜明特点,处于情绪的动荡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成长危机,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处于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惘,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尝试。对此,应当从认知、行为、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加以分析与引导,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健康的人际交往,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违。

来源于中国社工信息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