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撤离理论

社会撤离理论认为,超过一定年龄,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启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反,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

(三)连续性理论

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老年,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符号互动理论

又被称作象征互动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强调人们赋予符号的那些意义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从符号互动理论又派生出了社会损害理论。社会损害理论是指,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

(五)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止。由于老年人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所以他们在社会中只能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p